一年前,國民黨補選黨主席時,黨員投票率只有35%,但這次被趙少康炒熱,冷戰變成熱戰,至少枱面上五個人各擅勝場、各擁優勢,俗話說「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」,現在我帶大家來看看內行門道。
趙少康的新聞最火,但他由選黨主席炒作到選總統,似乎掉進後繼乏力、雷大雨小的媒體陷坑裡。最嚴重的是,若國民黨不修改「入黨滿一年」的規定,他無法顺利取得參選資格,他可能就此出局。
「趙韓聯盟」已被認定,趙少康出局,韓國瑜接棒,合情合理,那些被稱為知識藍的黨員,再也不能對韓國瑜指指點點,而應該與韓粉携手合作。不過,韓國瑜的困難在於韓妻李佳芬不願他再淌政治渾水,一向有「妻管嚴」的韓國瑜如何克服,就要看他的「安內本事」了!
若韓國瑜無法出馬角逐,韓粉最傾心的次佳人選是誰?毫無疑問是洪秀柱。可是洪秀柱必須有「進可攻退可守」的另類表態,智慧的柱姐提出「黨內兩岸政策路線大辯論」,由堅持黨綱的「統一路缐」對上屈從民粹現實的「不統路缐」,既可凸顯柱姐堅持原則的勇氣,又可喚回當年「換柱」委屈的回憶,確是高明又安全的策略。
換柱的罪魁禍首是誰?當然就是朱立倫。目前朱立倫採鴨子划水的低調態度,但最近還是沉不住氣,急了!春節後以麻將比喻「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」。朱立倫的東風是誰?自然是新北市長侯友宜,只是侯友宜始終不表態,冷眼旁觀老長官的困境,還是逼得朱立倫亂了方寸。
最沉穩的是江啓臣,他坐擁黨機器,根本不必急,但是江啓臣也有致命弱點,就是趙少康批評的能力差勁與缺乏魅力,無法期待他拯救國民黨。何況江啓臣所謂的改革路線,或者能吸引年輕人,卻在現在黨員裡大吃虧,這方面其他競爭者都比他強。